建設美麗中國

2022-06-21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了“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重大戰略任務。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是一項艱巨而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運用系統性思維、創新性思維、風險性思維、前瞻性思維,自覺地協調好經濟理性與生態理性的關系、人的能動性與人的受動性的關系、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的關系、經濟與文化的關系、頂層設計與基層創新的關系、制度設立與制度執行的關系、近期目標與長期目標的關系、城市與鄉村的關系、美麗中國建設與美麗世界建設的關系。

  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需要協調好經濟理性與生態理性的關系,以正確的理性指引發展方向。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體是人,人的理性支配和指導經濟社會發展。生態文明建設最根本的在于人的建設,本質上取決于人的文明和人的文化價值觀。經濟理性與生態理性是一對矛盾,但是,兩者并不是魚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關系,在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中是可以辯證統一的。經濟理性作為資本主義現代化和資本主義工業文明的文化價值觀,是經濟人在經濟行為選擇中表現出來的理性,以獲得經濟獲益和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的,在資本主義突飛猛進的發展中起著巨大推動作用。但是,由于經濟理性將關注經濟利益,經濟效益和效率作為價值訴求,而忽視了生態價值和資源環境對于經濟發展的承載力,陷入了經濟增長反被經濟增長所壓垮的發展困境。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必須將經濟理性與生態理性統一起來。要促進生態理性的出場和大力發揮作用。生態理性是以人類的理性形態對待生態環境的科學理性,生態理性注重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的有機統一,倡導在經濟社會發展中,處理好資源、環境與人口的關系,代內價值與代際價值的關系,國別價值與全人類價值的關系,以努力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人口優質均衡型、生態安全保障型社會,推動走向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的生態文明新時代。

  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需要協調好人的能動性與人的受動性的關系,達到在發揮人的能動性和探索、遵循客觀規律中發展的目的。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第一次精辟地闡述了人的能動性和受動性的辯證關系,一方面,人作為有理性、有智慧的存在物,是能動的自然存在物,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是在人的實踐活動中形成的雙向生成和雙向構建的關系。只有發揮人的主體性、能動性、創造性,才能為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增添動能。另一方面,人又是受自然界制約以及受自身生理、心理等條件制約的存在物,人的實踐活動需要遵循客觀規律,而不能隨心所欲。人的能動性再大,都無法克服自身的受動性。只有敬畏自然、敬畏生態,才能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和保護自然。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主體是人,關鍵在于協調好人的能動性發揮以及自覺地遵循客觀規律的關系。如果片面地夸大或貶低人的能動性,就會違背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現代化建設規律和自然界發展規律,就無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

  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需要協調好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的關系,以利于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是一種緊密聯系并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關系。推動形成綠色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發展觀的一場深刻革命。能否實現生產方式與生活方式的綠色轉型,直接影響到經濟社會發展能否實現全面綠色轉型。只有以綠色生產方式影響綠色生活方式,又以綠色生活方式倒逼生產方式實行綠色轉型,才能促進全社會以綠色發展為導向,以綠色生產方式和綠色生活方式為價值追求,自覺地將生產、生活與生態三者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推動經濟發展方式朝著綠色發展、低碳發展、循環發展方面轉化,不斷強化公民環境意識,推動形成節約適度、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形成全社會共同參與的良好風尚,從而推動全社會廣泛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

  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需要協調好經濟與文化的關系,要通過經濟與文化的緊密聯姻,達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目的。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不能簡單理解為是經濟社會發展層面的事情,而與文化無關。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文化價值觀是巨大而無形的力量,發揮文化軟實力的作用至關重要,需要進行深入的文化變革和文化創新。從文化層面上說,文化軟實力其實一點都不軟。綠色文化或生態文化會推動全社會牢固確立社會主義生態文明觀,會強有力地引領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此必須“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將綠色發展理念全面貫徹和滲透到經濟社會發展的各個領域和綠色轉型的全過程,以綠色文化引領綠色發展。

  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需要協調好頂層設計與基層創新的關系,要實現從宏觀到微觀、從理論到實踐的有機結合。要堅持全國一盤棋,從頂層設計的戰略高度制定好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重大方針政策、重點難點問題以及涉及的領域、程度、考核評價機制和時間表等。同時,由于我國各地在生產力布局、產業分布、資源稟賦、自然條件、人口疏密、風俗習慣等方面都存在著顯著的差異性,各地必須結合當地綠色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敢于探索,勇于創新,努力走出一條既符合頂層設計要求又適合本地綠色發展實際的高質量發展道路。

  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需要協調好制度設立與制度執行的關系,要在制度創設和加強制度執行力建設的有機結合中發揮出制度優勢轉化為綠色發展效能的功能。綠色發展的制度建設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中起著根本性、規范性、約束性、穩定性和長期性作用,有助于推動我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不斷完善。因此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過程中,需要加強推動綠色發展的“四梁八柱”建設。但是,再完美的制度,都需要落實到執行上,“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只有加強對于綠色發展制度的執行力建設,促使人們形成自覺地遵守制度、敬畏制度的習慣,養成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制度上面沒有權威的風氣,才能避免制度成為中看不中用的“紙老虎”“稻草人”現象。

  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需要協調好近期目標與長期目標的關系,以久久為功、持續發力的努力取得預期效果。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是一個發展過程。目前,在我國綠色發展還任重道遠的情況下,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必須堅持久久為功的策略,將近期目標和長期規劃有機銜接起來,避免虎頭蛇尾或急功近利現象。既要注重及時發現問題的及時處置做法,努力完成好近期目標。又要以艱苦奮斗的韌勁,注重從點滴做起,從日常生活做起,通過切實打好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一個又一個“攻堅戰”和“持久戰”,積小勝為大勝,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新格局。

  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需要協調好城市與鄉村的關系,實現城鄉綠色發展既各美其美又美美與共的目標。城市綠色發展與鄉村綠色發展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主陣地和主戰場,而且是一個有機聯系著的整體。不能將兩者切割開來或者對立起來,各搞各的,也不能厚此薄彼。要將城市綠色發展和鄉村綠色發展緊密聯結起來,以優勢互補、協同發展和整體聯動建設的發展理念和發展戰略,以推進城市綠色發展和鄉村綠色發展的一體化成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在城鄉一體化的綠色發展中實行全面綠色轉型。

  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需要協調好美麗中國建設和美麗世界建設的關系,要以同在一片藍天下和同居一個地球上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人類安全共同體和人類發展共同體的意識推進綠色發展。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不是一個封閉的系統,而是一個開放的系統。要以胸懷天下的眼界和有效服務全人類的行動,將美麗中國建設納入地球美好家園建設的大格局之中,同世界各國深入開展綠色發展的交流合作,推動綠色產業、綠色技術、綠色文化等方面的成果分享,以守望相助、風雨同舟的聯合力量,同世界各國攜手構建生態良好的地球美好家園。

 

  【基金項目:2018年度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資助“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研究”(18JZD007)、2020年度江蘇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委托項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研究”(AA15630420)】

 ?。ㄗ髡呦堤K州大學東吳智庫首席專家、蘇州大學特聘教授,蘇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理論與綠色發展研究中心”主任、二級教授)

關鍵詞:美麗中國;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生態文明建設
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責編:畢雁)

掃碼在手機上查看

国产 精品 自在 线免费_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_五月天天爽天天狠久久久综合_888亚洲欧美国产va在线播放
寻甸| 通许县| 秦皇岛市| 西青区| 凤冈县| 防城港市| 台南县| 宁河县| 孟村| 昌乐县| 尤溪县| 双流县| 瑞金市| 伊宁县| 宜城市| 九龙县| 宜宾市| 子洲县| 桓仁| 博湖县| 通海县| 曲阜市| 札达县| 长白| 监利县| 高雄市| 格尔木市| 吉木乃县| 新田县| 博湖县| 青冈县| 忻城县| 大竹县| 吉木萨尔县| 山西省| 霍林郭勒市| 阿鲁科尔沁旗| 宝山区| 临清市| 民和| 乌兰浩特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