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 共享中華文化數字化成果

2023-04-28 來源:中國網信雜志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提出,到2035年,建成物理分布、邏輯關聯、快速鏈接、高效搜索、全面共享、重點集成的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文化數字化生產力快速發展,中華文化全景呈現,中華文化數字化成果全民共享、優秀創新成果享譽海內外。近年來,區塊鏈、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全面融入經濟社會發展。黨中央積極從戰略布局的高度統籌規劃,立足智能化、網絡化、數字化發展現狀,通過建成完善的新型基礎設施來打造一個強大的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為應對世界格局變化,參與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做好充分準備。

  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是面向未來的基礎性工程

  集成現有技術是建設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的前提條件,特別是充分發揮算力體系的作用,是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順利運轉的基石。文化資源離開算力的支撐就無法轉化為生產要素,文化數字化效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數據要素,不僅如此,數據是文化數字化要素支撐體系得以完善的關鍵,也是技術與文化之間的橋梁。這要求我們,一是要增強數據的流動性、通暢性。要從全局籌劃,利用數據鏈接數字文化產品生產、傳播、消費等各個環節,形成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同時形成數據化思維,主動探究文化數字化面臨的困境。二是鎖定數據關聯坐標。當前,在建設文化數據資源庫方面,存在資源不共享、資源浪費等現象,針對這一問題,要提煉各個數據庫之間的共性核心技術,鎖定數據所在坐標,基于此實現數據關聯,同時在國家文化統計框架下,按照統一標準劃分數據類型,完成編碼,使得所有關聯數據都有自己的“歸宿”,這樣才能為數據的共享、管理、存儲創造便利,從而發揮文化數據資源的價值。

  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要立足“大文化”觀

  隨著時代變遷和進步,要打造一個互聯互通、多元關聯、數量龐大的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就必須遵循文化內涵輻射面更廣、內容更豐富,涉及公共文化服務、文化產業等領域的“大文化”思路。自互聯網在我國普及且演變為底層架構和社會操作系統后,三大電信運營商出于通信系統領域發展需要,開始全面引入互聯網技術。文化系統也可參考,具體而言,就是形成與傳統“小文化”相對應的“大文化”思路,主動認識和了解開放共享的必要性,越過數據和系統的藩籬,按照黨中央的統一部署,關聯文化系統與其他數據,實現數據的共享、流動,體現國家大數據的價值?!按笪幕彼悸芬笳戏植荚诓煌块T的文化資源,從而解決“數據孤島”問題,這順應了大數據和互聯網發展規律。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釋放互聯網和數據資源增長所產生的能量;另一方面,還能通過整合各類文化資源,形成強大的協同效應,從而助力我國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進步。設置國家標準規范是打造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必須要考慮的核心問題之一,如何實現數據、系統、消費者、生產者等各個方面之間的“關聯”,是建設此系統的重中之重。除此之外,還要厘清不同類型文化、資源間的關聯。

  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要充分激活社會力量

  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的構建要體現統籌性和系統性,充分協調多元主體之間的關系。在《關于推進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的意見》指導下,要明確各個部門職責,形成具體可行的實施方案,并構建權責明晰的組織體系,保證決策、管理、運營、監督、評估工作的落實。各個部門主動與其他部門融合、關聯,實現彼此數據的共享,形成合作開放格局。具體而言,一是按照互聯網和大數據發展趨勢建設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實現國家大數據體系與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的對接。二是動員社會各方面的力量參與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三是為互聯網公司的合作創造條件,進一步拓寬文化大數據共享面和流動范圍。四是鼓勵文化單位(企業)與其他類型單位(企業)進行合作,在不同層面上實現文化數據與其他數據的關聯。

  立足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建設,推動文化“從資源到資本”

  一方面,以數據形式呈現文化存量。一是在統一標準下實現零散文化資源數據的關聯,將文化領域已建或在建數字工程和數據庫成果納入中華文化數據庫;二是實現各類數據資源的匯總,如民族民間文藝、地方戲曲劇種、美術、古籍、文物等,使之在邏輯和物理分布上有所關聯;三是利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等資源打造數據庫,展示和存儲具有歷史傳承價值的數據資源;四是主動以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標準和要求為基礎,對文化大數據進行分享、交易、處理的互聯網企業(或平臺)給予支持和幫助。

  另一方面,構建有序交易和高效積累文化大數據資源的體制機制。一是通過引導、培訓和教育,保證市場主體在采集數據過程中主動遵法守法,為文化大數據服務產業的發展創造條件;二是攻克技術難關,打破協議壁壘,確保文化數據鏈足夠完整,為數據互聯互通奠定基礎;三是制定科學、合理的文化數據要素市場規則,確保文化市場主體有序發展;四是實現文化政務數據在不同部門、地域、層級之間互聯互通。

  構建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的全鏈條監管機制

  國家文化大數據體系只有在安全的環境下才能穩健運行和發展。在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取得重大突破的今天,我們應主動形成全流程、全鏈條監督管理的機制,實現從“事前審批”到“事前防御”,從“事后補救”到“事中監督、事后鞏固”的轉變。一方面,堅持對文化數據全鏈條監督體系查缺補漏。文化數據安全監督涉及的內容和方面眾多,首先要認真梳理文化數字化鏈條的組成,確保監督工作覆蓋鏈條上的各個環節。應從全局統籌建設期間應用云存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情況,及時出臺配套的法律和政策,形成良好的外部監督環境。還要通過宣傳教育等方式,使全民意識到安全用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加大保護數字文化內容產權的力度?,F階段,我國正從知識產權引進大國向知識產權創造大國轉變,保護數字版權意義非凡。這要求我們,一方面,為保護數字版權創造良好的法律環境,將數字文化產品納入知識產權體系當中;另一方面,根據法律的實施效果不斷補充和調整相關條款。此外,應繼續開展普法教育,形成全民尊重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的良好社會氛圍。

 ?。ǚ吨?,中國傳媒大學教授)

  來源:《中國網信》2023年第1期

 

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責編:張賽)

掃碼在手機上查看

国产 精品 自在 线免费_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_五月天天爽天天狠久久久综合_888亚洲欧美国产va在线播放
黄大仙区| 怀柔区| 青神县| 安阳县| 常山县| 会泽县| 荣成市| 当涂县| 深州市| 灵寿县| 西林县| 赤壁市| 通化县| 福建省| 西乡县| 商水县| 荣成市| 阿拉善右旗| 新干县| 冷水江市| 宁阳县| 于田县| 武宣县| 佳木斯市| 陇川县| 武宣县| 固原市| 古交市| 靖宇县| 岑巩县| 河津市| 金华市| 阳信县| 阳西县| 尤溪县| 娱乐| 泉州市| 通渭县| 颍上县| 平安县| 绍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