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元宇宙治理技術研發 筑牢數字消費安全屏障

2023-04-20 來源:中國網信雜志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笆奈濉币巹澓?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強調,“充分發揮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優勢,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去產能、降成本和補短板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核心,但當前行業結構優化效率低、企業經營成本高、民間投資回落等問題凸顯,亟須高效、安全的統籌手段,從全局層面予以解決。要以擴大內需為原則,厘清元宇宙對解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堵點、難點的重要作用;在技術鏈、產業鏈融合的視角下,識別元宇宙產業核心技術,解析元宇宙產業分布與安全態勢;刻畫元宇宙賦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有效路徑,評估路徑效能,為國家落實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立數字技術安全體系提供理論與實踐支撐。

  元宇宙發展的形勢和態勢

  近年來,受新冠疫情影響,第三產業的需求端受到巨大沖擊,國內需求釋放不足已成為經濟運行過程中的痛點之一,如何擴大內需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問題。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要“著力擴大內需,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和投資對優化供給結構的關鍵作用”。我國具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充分利用擴大內需的乘數效應,有利于促進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在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過程中,著力推動數字技術創新發展,有利于擴大內需并助力實體經濟升級,實現新時代的高質量發展。數字經濟發展優化了供給方式,提高了供給質量和供給效率,有力推動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當前,數字消費已成為實現經濟新舊動能轉換、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驅動力之一。數字消費是指在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數字技術的支持下,產品、服務等消費內容被賦予數字性能,從而改變傳統消費方式,實現其自身需要的滿足過程。生產方式、生產流程的數字化轉型帶動消費模式的數字化轉變,同時從需求端激發消費潛力,釋放數字消費新動能。數字經濟時代背景下,單一產品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需要為傳統產業賦予數字內涵,通過釋放數字需求拉動數字消費,進而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為經濟增長賦能。然而,新興技術進入市場時難以快速找到新的需求形態,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等新技術的應用仍處于發展階段,無法完全釋放對數字消費的巨大需求,當前數字技術為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所創造的新市場仍存在較大的開發空間。因此,我們要進一步探索數字技術的應用場景,培育消費新勢能,充分發揮數字消費在經濟發展中的引領作用。

  數字技術的不斷成熟和普及應用成為數字消費的堅實基礎,元宇宙符合下一代互聯網的演進規律,也是催生數字經濟新形態的重要應用場景。根據麥肯錫咨詢公司《在元宇宙中創造價值》研究報告,到2030年,全球元宇宙市場規模有望增長至5萬億美元。中商產業研究院報告顯示,預計2022~2027年中國元宇宙市場規模將保持持續增長趨勢,預計2027年市場規模將達1263.5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32.98%。元宇宙發展對于我國保障國家安全、促進數字經濟發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內需、構建新發展格局都具有重大意義。原子仿真、環境虛擬等元宇宙相關技術實現了物理世界的數字化,利用元宇宙的虛擬現實技術模擬生產服務,提升了生產服務的效率和質量,推動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元宇宙也激發了消費側活力,提供了經濟增長的新支撐。近年來,我國新一代消費人群結構正在發生重要變化:一方面,人民收入水平不斷提升,人們的消費需求從實物消費逐漸轉向精神消費;另一方面,以80后、90后及00后為代表的年輕群體正在成為主流消費群體,對于數字產品、數字服務需求的比重愈來愈高。精神消費需求與消費主力群體的轉變使元宇宙消費成為新需求引領的升級方向。元宇宙將激發數字技術及產業新一輪突破。元宇宙在社交、游戲、購物、醫療、工業、物流等場景中的應用,將會激活核心技術的突破和持續創新,這將孕育重大產業機會。元宇宙是前沿科技的集大成者,元宇宙的技術突破將催生新產品和新業態,進一步激發新需求和新應用。元宇宙已成為發展數字經濟的新賽道,也是培育新消費產業生態的增長極。

  我國元宇宙產業面臨的風險與挑戰

  元宇宙產業鏈分為上游基礎設施層、中游核心技術/產品層和下游具體應用場景?;A設施層主要負責數據傳輸處理、存儲計算、數據挖掘與分析決策等;中游核心技術/產品層包括終端入口、時空生成、交互體驗、產業平臺和虛擬社會架構等五部分;下游將元宇宙技術應用于具體場景,為消費者、企業、政府等提供全面服務,與生產、生活和治理等方面緊密結合,提質增效發揮強大的管理能力。隨著元宇宙技術鏈、產業鏈的融合,將會為商業模式、經濟模式、生產模式以及娛樂模式等帶來巨大的變革和機遇,進而全面實現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

  我國元宇宙市場處于初期發展階段,目前還未形成有效全面規模統計,還未建立完善的技術標準,核心技術還有待突破。虛擬世界對現實規則產生巨大沖擊,數據安全尤為重要,元宇宙發展存在一定的風險與挑戰。第一,元宇宙深層核心技術有待突破,造成淺層技術簇擁,產業鏈不完備將增加產業風險,可能形成產業泡沫。第二,元宇宙的經濟體系和貨幣體系與現實經濟產生緊密聯系,監管體系的不健全可能導致經濟秩序不穩定,存在引發金融風險的問題。第三,元宇宙構建的虛擬世界將打破國家邊界,全球互聯互通更加密切,高度“去中心化”治理將為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安全帶來潛在威脅。這些風險與挑戰無一不成為推動元宇宙新型消費健康規范發展必須直面的關鍵課題。元宇宙是由美國科技界巨頭提出的,代表美國對未來科技走向的價值主張。以美國為首的經濟巨頭在Web3.0技術支撐下推出與美元掛鉤的鏈上支付體系,不僅控制元宇宙的經濟形態,而且掌控話語權和敘事體系。具體來看,一是國際Web3.0完全“去中心化”不適合中國式現代化發展的國情;二是美國的虛擬空間支付體系不適合中國發展需要;三是中國區塊鏈技術發展不宜過度依賴國際互聯網技術,否則將在新的國際產業分工體系中處于不利地位。元宇宙核心技術體現著國家主權和意識形態,我國是繼續“借船出?!?,還是構建核心技術體系,這是必須做出回答的戰略問題。

  構建自主可控的元宇宙技術標準體系

  元宇宙涉及國家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法律、意識形態、網絡主權等核心利益,而目前國際社區基于純軟件協議構建的Web3.0在可信、可管、可控方面存在隱患,其“去中心化”的核心思想給我國網絡管理帶來難題,基于美元的支付體系也會形成新的經濟壟斷。

  一是依托區塊鏈技術創建身份系統,掌握分布式經濟系統技術主導權。從區塊鏈的共識機制出發,到基礎的資產和交易,再到無所不包的智能合約體系,區塊鏈從生產關系的高度出發,整合身份(人)、資產(資本)、計算(勞動)、數據和技術等生產要素,構建元宇宙的互信網,從而打破平臺壟斷,創造新業務模式和新市場,啟動新全球數字經濟系統。

  二是研發多維感知關鍵技術,實現數據確權、隱私保護。提高面向多維感知的智能信息處理能力,研發人類五感、腦機、機器視覺、自然語言處理、通信感知等可信、實時、智能感知技術?;谥呛喰旁葱诺缆摵咸幚砗椭腔蹆壬W絡架構,形成面向許可的節點極智、網絡極簡、鏈路極柔的泛在接入技術方案。

  三是研發可信傳輸關鍵技術,形成可信模型確權處理能力?;跀祿_權確定數據身份,基于模型確權確定數據發收身份,身份模型雙可信且可信配對,構建可信傳輸;面向接入需求的信源信息提取/恢復模型構建中,加入其可信適用發收范圍/適用數據的約束,形成可信模型確權;面向“許可”的泛在接入技術方案。

  四是研發算控協同關鍵技術,構建自主分布式元宇宙平臺。以人工智能為驅動的內容生成將會實現數字原生向虛實融合發展,進而實現元宇宙云邊算管融合。完善AIGC(人工智能自動生成內容)技術體系,不斷精進人工智能算法,推動應用場景大規模落地。在版權問題、責任主體、數據安全、金融監管等方面提高與時俱進能力,形成安全的元宇宙內容產業生態體系。

  五是開展元宇宙安全可信的治理技術研發驗證與示范??尚庞嬎?.0搶占網絡空間安全領域的核心技術制高點,元宇宙發展面臨的倫理、法治和安全問題更加復雜?;谠械姆?、堵、查、殺為特點的靜態和被動防護安全解決方案無法應對元宇宙系統面臨的安全問題,元宇宙必須建立起以主動免疫為基礎的積極的動態可信安全機制。元宇宙的發展離不開信息安全技術,以覆蓋包括用戶認證、數字貨幣和資產以及網絡連接等需要基于硬件的安全技術。

  開展元宇宙治理技術研發意義重大。數字內容層面可嚴防滲透,維護國家意識形態和價值主張,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數字經濟層面可突破堵點,發展元宇宙數字消費產業;科技層面可超前布局,打破歐美等國在元宇宙基礎設施方面的技術壟斷,掌握核心技術與話語權;網絡安全層面可實現自主可控,保障網絡空間安全與國家安全。

  作者:張平系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陳巖系北京郵電大學教授

  來源:《中國網信》2023年第1期

 

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責編:張賽)

掃碼在手機上查看

国产 精品 自在 线免费_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_五月天天爽天天狠久久久综合_888亚洲欧美国产va在线播放
宁陵县| 长春市| 彭阳县| 枣强县| 赞皇县| 鲜城| 扎兰屯市| 海城市| 广平县| 宽甸| 平果县| 南城县| 平度市| 竹溪县| 临清市| 海南省| 都兰县| 舟曲县| 历史| 云安县| 高淳县| 五常市| 会昌县| 灵石县| 龙游县| 井研县| 民丰县| 遵化市| 广州市| 咸阳市| 尉氏县| 治县。| 常州市| 孟村| 贡觉县| 汉川市| 清流县| 徐闻县| 巨鹿县| 西乡县| 涡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