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人工智能寫作誤導立法

2023-04-24 作者:王悠然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美國期刊《新媒體與社會》(New Media & Society)近日刊發了美國康奈爾大學杰布·E.布魯克斯技術政策研究所主任、政府系教授莎拉·克雷普斯(Sarah Kreps)和政府系教授道格拉斯·L. 克里納(Douglas L. Kriner)合著的文章《新興技術對民主代表性的潛在影響:來自一項田野實驗的證據》。

  隨著ChatGPT等人工智能的面世,克雷普斯等人考察了惡意使用大型語言模型的情形。例如,使用人工智能大量產出政治動機明顯、面向特定受眾的內容,促使這些文本被當作選民意見進而誤導立法議程。為此,研究人員在一項實驗中向7132名美國州一級立法者發送了32398封電子郵件,用以調查并分析立法者的回復。
  這些郵件涉及6個議題(生育權利、警務、稅收、槍支管控、醫療政策、教育政策),政治立場有自由派也有保守派。一部分郵件由參與“康奈爾政治聯盟”學生俱樂部的本科生所寫,另一些由第三代生成式預訓練轉換器(GPT-3)創作。研究人員首先使用12封范例郵件(每個議題各有一份自由派意見和一份保守派意見)訓練GPT-3,然后讓GPT-3針對每個議題以自由派和保守派立場分別寫作100封郵件。
  實驗結果顯示,州立法者對學生與GPT-3所寫郵件的回復率非常接近,分別為17.3%和15.4%;許多立法者及其工作人員并不覺得GPT-3創作的內容是不真實的。在槍支管控和醫療政策議題上,人類作者與人工智能作者得到的回復率幾乎相同;在教育政策議題上,人工智能作者得到的回復率更高。實驗結束后,立法者分享了他們的判斷依據。例如,缺少地理標志的郵件更有可能是虛假的;有些立法者代表的選區非常小,他們只看作者的名字就能識別出虛假郵件。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立法者切實地了解自己的選民及其觀點,因此能看出哪些內容出自人工智能之手,哪些是本區選民的意見。但是,這樣的經驗顯然更適用于地方層面,在國家層面難以效仿。立法者需要更強的辨別能力和數字素養,并接受相關的培訓。
  克里納談道,隨著新技術、新工具越來越強大,立法者必須更多地借助其他信息來源來了解選民傾向,例如民意調查數據和面對面交往。
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責編:張曦元)

掃碼在手機上查看

国产 精品 自在 线免费_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_五月天天爽天天狠久久久综合_888亚洲欧美国产va在线播放
古浪县| 葫芦岛市| 丽水市| 安西县| 丰城市| 什邡市| 临泽县| 泰和县| 屯门区| 汉中市| 扬中市| 商都县| 邹城市| 杭锦旗| 成都市| 家居| 拉萨市| 泰顺县| 峨边| 石首市| 小金县| 泰宁县| 延庆县| 项城市| 丰都县| 股票| 晋州市| 宜阳县| 云阳县| 天峨县| 叶城县| 县级市| 柯坪县| 永仁县| 金川县| 苍山县| 河间市| 军事| 朝阳区| 宁海县| 罗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