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報綜合外媒報道 英國愛丁堡大學政治學教授、英國國家學術院公共政策副主席克里斯蒂娜·博斯韋爾(Christina Boswell)近日在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網站發表文章建議,在創新活動的最初階段,人們就應該用人文與社會科學的見解來引導研究的發展方向。
博斯韋爾談道,在使世界更加可持續、健康、繁榮的使命中,科學和技術居于核心地位。但在一定程度上,人類當前面臨的緊迫挑戰也源自科技進步——工業化引起了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流失、大流行病發生頻率上升,數字技術和人工智能迅速發展加劇了不平等,核技術帶來了嚴峻的安全風險。人們從中得出的一個重要經驗是,在技術創新的設計和實施中,必須將廣泛的社會影響、風險和機遇作為研究的基本組成部分納入考量。目前,藝術、人文和社會科學研究人員及從業者會被邀請為新產品、新服務、新療法的初次公開展示助力,但此時創新設計環節已經完成。
英國國家學術院、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等機構2020年提出了“SHAPE”(Social Sciences, Humanities and Arts for People and the Economy)理念,即“為了人類和經濟的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和藝術”。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法學教授、英國國家學術院主席朱利婭·布萊克(Julia Black)提出,SHAPE學科對于理解人類世界、理解人類與自然世界的互動關系十分關鍵;STEM學科(科學、技術、工程、數學)與SHAPE學科之間不是對立關系,二者應該更密切地合作,使創新更好地造福所有人。據博斯韋爾介紹,一些科研資助機構已開始參與SHAPE議程,并越來越重視通過跨學科研究應對重大社會挑戰。
博斯韋爾說,大部分研究型大學都設立了多學科研究中心和研究網絡,但很多時候各學科學者是在“平行”而非共同研究,并未從根本上重新思考自己的研究問題或路徑。真正的跨學科研究有時是高難度且有風險的,需要確??蒲协h境的各個部分都處于相同的方向上。問題的另一個關鍵方面是,STEM學科學者常缺少查找SHAPE學科的相關成果、識別合適的合作者和找到最有效合作途徑的經驗。
針對上述情況,愛丁堡大學開發了一個新工具“創新中的SHAPE學科”(SHAPE in innovation),以幫助STEM學科學者圍繞三個使命和八個關鍵維度探索SHAPE學科對技術創新的貢獻。三個使命包括:氣候和可持續性,數據、數字技術和人工智能,未來的醫療健康。八個維度包括:商業、創新和經濟,倫理和監管,平等、多元、包容,歷史性縱向視角,地點、背景和文化,公共態度和正義,安全、風險和傷害,使用者和利益相關方視角。
例如,一位研發家用清潔能源的工程師可以借助這個新工具考察相關的監管背景、潛在風險、新設備的經濟影響、用戶友好設計的重要性、引入類似創新的既往經驗等。盡管考慮到所有維度未必可行,但STEM學科學者可以聚焦于一兩個維度,使用“創新中的SHAPE學科”尋找并聯絡有關的SHAPE學科學者,一起確定研究問題、設計研究過程、識別其他合作者并思考項目治理。
博斯韋爾表示,“需要變革的是整個科研生態系統,科研機構、政府、資助機構、產業界合作伙伴、各學科協會、學術期刊都需要發揮自己的作用。我們希望通過幫助STEM學科學者與SHAPE學科學者建立聯系,使SHAPE學科視角從構思到應用全程融入創新研究成為常態”。
?。ㄍ跤迫?編譯)
掃碼在手機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