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深入學習貫徹、闡釋解讀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國社會科學院團委、中國社會科學網聯合開設【社科青年說·二十大精神筆談】欄目,邀請青年專家學者,結合自身理論和學術優勢,聚焦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新觀點、新論斷、新思想,聚焦事關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進行系統化、學理化闡釋。
羅歡欣,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法研究所副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社會科學院海洋法治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書長,中央和國家機關青聯第一屆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領土與海洋法、和平解決國際爭端、文化與國際法基本理論的研究。曾在英國劍橋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訪學。曾任中國太平洋學會海洋維權與執法研究分會理事,遼寧省法學會海洋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出版專著《國際法上的琉球地位與釣魚島主權》,并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優秀科研成果獎三等獎,在《法學研究》《環球法律評論》《國際法研究》等期刊發表中英文論文數十篇,被海內外學術數據庫和相關傳媒轉載。主持或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一般項目、部級橫向課題、委托課題等十余項。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我國不走一些國家通過戰爭、殖民、掠奪等方式實現現代化的老路,那種損人利己、充滿血腥罪惡的老路給廣大發展中國家人民帶來深重苦難。我們堅定站在歷史正確的一邊、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對于準確把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堅持正確的歷史觀和發展觀,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曾深受被侵略和剝削的戰爭之苦,因此深知和平的可貴,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從未主動挑起過沖突或戰爭,從未侵略過別國一寸土地。中國始終堅定奉行防御性國防政策,加強國防建設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國家的獨立和主權領土完整。目前,中國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將“堅持和平發展道路”載入憲法的國家,是五個核武器國家中唯一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國家,是聯合國第二大維和攤款國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派遣維和人員最多的國家。
中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在解決自身的領土邊界爭端時,中國保持了最大限度的克制,堅持以和平談判解決爭端。中國解決和周邊大多數國家的邊界問題,靠的是平等協商、彼此尊重、互諒互讓。在徹底解決爭端的條件尚不成熟時,不激化矛盾,采取“主權在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方針,等待條件具備時再解決?!拔磥頍o論發展到什么程度,中國永遠不稱霸、不擴張、不謀求勢力范圍,不搞軍備競賽,始終堅持做世界和平的守護者”。
中國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也推動各國共同走和平發展道路,駁斥“國強必霸”的陳舊邏輯,強調和平發展道路對中國有利、對世界有利。在習近平總書記的引領下,中國同世界上一切進步力量并肩前行,既通過維護世界和平發展自己,又通過自身發展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繁榮。中國已同182個國家建立外交關系,同11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建立不同形式的伙伴關系,不斷推進和完善以平等、開放、合作為特征的全球伙伴關系網絡。經過近10年的發展,“一帶一路”倡議將沿線各國前途命運緊密相連,開創了一條國家間重要的合作共贏、共建共享的實踐平臺和發展新道路。3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在這場全球性政黨盛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議”,加上此前得到越來越多國家支持的“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論與實踐日趨深入。近日,中東國家沙特和伊朗在中國積極的斡旋促和下,結束了持續多年的高度復雜的敵對關系,這是中國積極扭轉地區沖突局勢、有力踐行全球安全倡議的一次成功實踐,是和平理念與對話方法的勝利。
“中國越發展,越能為世界提供更多機遇,越能造福全人類”。黨的二十大報告讓我們深切體會到,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各國人民前途所在,是本國發展與全人類的整體發展并行不悖的。在世紀疫情和百年變局交織疊加、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的形勢下,中國式現代化的獨特實踐和中國所提供的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及其行動方案,為世界和平穩定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是以一種制度代替另一種制度,不是以一種文明代替另一種文明,而是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意識形態、不同歷史文化、不同發展水平的國家在國際事務中利益共生、權利共享、責任共擔,形成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約數。當今世界,國內與國際問題相互交融,民族與宗教、核危機、生態環保、大規模移民、恐怖主義等各類沖突在全球化深入的背景下,呈現出越來越復雜的趨勢?!皹嫿ㄈ祟惷\共同體是世界各國人民前途所在”。未來,中國將一如既往地為世界和平安寧作貢獻,為世界共同發展作貢獻,為世界文明交流互鑒作貢獻。
(本系列筆談到此結束)
推薦閱讀
【社科青年說·二十大精神筆談128】張萌:以融媒體人才建設為抓手,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
【社科青年說·二十大精神筆談127】向靜林:深入理解社會治理數字化轉型的實踐過程
【社科青年說·二十大精神筆談126】趙玉明:深入研究俄羅斯與中東關系 為提升我國中東外交水平提供學術支撐
【社科青年說·二十大精神筆談125】熊昌錕: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
【社科青年說·二十大精神筆談124】張嘉馨:堅持貫徹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總體方略
【社科青年說·二十大精神筆談123】王濤:堅持正確的問題導向,外國文學研究才能更好地借用他山之石
【社科青年說·二十大精神筆談122】何偉:健全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
掃碼在手機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