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青年說·二十大精神筆談128】

張萌:以融媒體人才建設為抓手,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

2023-04-24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編者按:為深入學習貫徹、闡釋解讀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國社會科學院團委、中國社會科學網聯合開設【社科青年說·二十大精神筆談】欄目,邀請青年專家學者,結合自身理論和學術優勢,聚焦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新觀點、新論斷、新思想,聚焦事關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進行系統化、學理化闡釋。

 

 

  張萌,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傳媒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助理研究員。兼任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價專家委員會(2022)新聞學與傳播學專家委員會助理。在《國際新聞界》《中國出版》《現代出版》等刊物上發表數十篇學術文章,數篇被《新華文摘》《人大復印報刊資料》《社會科學文摘》轉載。參與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部委委托課題。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塑造主流輿論新格局?!睂⒚襟w融合的發展規律與人才發展規律有效結合,打造能夠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求和目標的人才隊伍,是我國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的重中之重。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強全媒體傳播體系建設,需要以人才隊伍建設為抓手,不斷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建強用好縣級融媒體中心,打造新型主流媒體。

為靈活的人員考核機制提供發展空間

  全面貫徹新時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關鍵是優化人才考核機制。人才考核分配需要增加效力,薪酬績效從事業化向市場化轉變。建立市場化薪酬管理制度,構建“以崗定薪、同工同酬、量化考核、多勞多得、優勞優得”的市場化薪酬體系,推動薪酬向一線員工、重點崗位、核心骨干、創新團隊、移動優先項目等傾斜,讓吃苦者吃香、優秀者優先、有為者有位。

  各地方融媒體中心所面臨的體制機制問題雖然有不少共性短板,但是,由于起步和基礎結構不同,有的融媒體中心是另起爐灶,沒有傳統媒體的包袱,而有的融媒體中心則面臨著對舊有團隊的整合。因此,在人員機制考核方面,上級決策部門應鼓勵地方探索適合各自發展情況的考核機制,避免“一刀切”與生搬硬套。鼓勵各中心充分發揮考核的導向作用,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參考現代化企業的考核標準,將考核與績效獎勵緊密結合,實現員工由“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轉變。此外,引導績效獎勵向一線員工傾斜,在保證核心員工收入的同時,激發底層動力,促進機構內人才的轉化,這也是縣級融媒體考核制度改革時應重點考慮的內容。

創新人員聘用機制,有側重地提供編制保障

  聘用機制直接影響人才資源的開發利用。目前,縣級融媒體在人才聘用方面,需要引入更加靈活的招聘形式,避免單一的、公務員式的“行測+申論”招聘考核,鼓勵各融媒體中心在規范的基礎上發揮自主性;在人才保障方面,加強融媒體中心的核心業務、技術崗位的編制保障,增強核心崗位人員穩定性,尤其是在偏遠落后地區進行政府營銷資源和政策資源的傾斜,彌補其自身造血功能不足的劣勢。

  首先,加強偏遠地區、核心業務、技術崗位的編制保障。偏遠縣城由于經濟發展滯后,就業吸引力尤其薄弱,如果沒有編制的保障,很難招到優秀的人才。其次,通過政府資源傾斜,鼓勵融媒體中心以社會效益作為第一要義。例如,山西省長治市襄垣縣,縣委、縣政府給予襄垣融媒體中心“三個優先”傾斜政策,將縣域公共區域的廣告、場館經營權優先授予融媒體中心,保障中心的自主營收的同時解決了后顧之憂。最后,通過政策引導、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去,緩解基層用人難、留人難的問題。對于偏遠地區來說,“不敢培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由于人員流失嚴重,有的地區表示,“都不敢送我們的人去培訓,沒呆幾天就走了,培養也是白培養?!笨梢詫⒈U闲哉呦蚱h落后地區傾斜,例如,延展“三支一扶”計劃或鼓勵高校學生返回家鄉融媒體中心進行實踐鍛煉。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打破干部職工身份邊界

  優化融媒體人才機制管理,將我國的制度優勢有效轉化為人才優勢,是當下我國人才隊伍建設的重中之重。按照“事業單位企業化運作+績效化管理”的原則,靈活推進融媒體中心體制機制改革,打破干部職工身份邊界。

  首先,在領導班子的任用上,妥善安置原機構的“舊人”,同時也要鼓勵各融媒體中心選拔兼具專業素養與創新精神的“新人”,為年輕人提供機會。其次,打破編制所規定的身份界限。不同的融媒體中心人員身份復雜,甚至有的地方既有一類事業編制,也有二類事業編制,還有合同制。一些融媒體中心,例如,山西省高平市融媒體中心、廣州市番禺融媒體中心將人員考核管理按照一體化原則,把原一類事業編制人員的身份“鎖進抽屜里”“鎖進檔案柜”,全員實行崗位管理,將一線部門員工全部納入績效考核的范疇,個人待遇與崗位工作量、工作難度、責任大小等掛鉤。對于原事業編制人員,身份保留,人員的調資、津貼、補助、職稱等相關待遇,只在檔案中調整,按其編制相對應的社保機構繳納社保,當個人調動、退休、離職時,按原渠道辦理。干部職工身份邊界的破除,有效激發了人員的積極性,是對人才的一種尊重,愛才、敬才、識才,營造公正平等的競爭環境和保障有力的生活環境,使得人才能夠更好地投入融媒體事業的建設中大膽創新,用心鉆研。

加快推進中央融媒課堂建設,完善各級培訓機制

  實現人才強國的戰略目標,需要全方位地進行高水平人才的培養。建立中央融媒課堂,完善各級培訓機制,整合全國、全省的優秀教學資源,定期開展培訓,加強地方融媒體中心人員的專業技能、媒體素養等方面的提升。

  首先,打造全國性質的“融媒大講堂”。偏遠落后地區的基層融媒體中心,資源匱乏,尤其中西部地區,不少省份缺乏高質量高校與一流新聞院系作為支撐資源,在校部共建中處于弱勢地位。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努力整合全國、全省、全市優秀教學資源,為各級融媒體中心開辦“融媒課堂”,打造系統化、實時性、類目豐富的融媒知識課堂,加強互聯網思維、產品創作運營、案例研判等方面的專業培訓,線上與線下結合,切實解決基層學習資源斷檔問題。其次,秉持“實用為上”的原則,開辦切合實際工作需求的課程,建立業界、學界專家庫。有的融媒體中心為了加強人才隊伍的培訓,邀請本地或外地高校專家學者授課,但卻因為授課內容的理論味道濃厚而脫離實際業務需求,不僅沒有取得良好的培訓效果,還留下了“乏味”“空洞”的印象。各級融媒體應當根據實際的需求,拓展課程資源,合理設置培訓課程。最后,選拔省、市、縣宣傳部及融媒體中心優秀人員赴中央媒體、互聯網企業跟班學習,切實提升管理水平和業務能力,培養具有本土視野和國際視野的青年融媒人才后備軍,激發隊伍創新活力。

 

  推薦閱讀

  【社科青年說·二十大精神筆談127】向靜林:深入理解社會治理數字化轉型的實踐過程

  【社科青年說·二十大精神筆談126】趙玉明:深入研究俄羅斯與中東關系 為提升我國中東外交水平提供學術支撐

  【社科青年說·二十大精神筆談125】熊昌錕: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實現高質量發展

  【社科青年說·二十大精神筆談124】張嘉馨:堅持貫徹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總體方略

  【社科青年說·二十大精神筆談123】王濤:堅持正確的問題導向,外國文學研究才能更好地借用他山之石

  【社科青年說·二十大精神筆談122】何偉:健全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

  【社科青年說·二十大精神筆談121】王濤:以中國式現代化引導國有企業深化改革

  【社科青年說·二十大精神筆談120】黃承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根本遵循,推進更高水平的生態文明建設

  【社科青年說·二十大精神筆談119】韓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展中國家共謀全球安全倡議的概念共識

  【社科青年說·二十大精神筆談118】楊抗抗: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

關鍵詞:融媒體;人才建設;全媒體傳播體系
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責編:賽音)

掃碼在手機上查看

国产 精品 自在 线免费_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_五月天天爽天天狠久久久综合_888亚洲欧美国产va在线播放
淮南市| 济宁市| 定安县| 乡宁县| 日照市| 新宾| 犍为县| 新沂市| 黄浦区| 泾源县| 濉溪县| 屯门区| 曲靖市| 南投市| 蒙城县| 古交市| 扶沟县| 万荣县| 聊城市| 宾川县| 万山特区| 万全县| 久治县| 双峰县| 永嘉县| 历史| 延寿县| 武汉市| 右玉县| 汉阴县| 新干县| 临邑县| 来宾市| 昭苏县| 涡阳县| 彰化县| 吐鲁番市| 舟山市| 沙坪坝区| 古蔺县| 沙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