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深入學習貫徹、闡釋解讀黨的二十大精神,中國社會科學院團委、中國社會科學網聯合開設【社科青年說·二十大精神筆談】欄目,邀請青年專家學者,結合自身理論和學術優勢,聚焦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的新觀點、新論斷、新思想,聚焦事關黨和國家事業全局和長遠發展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進行系統化、學理化闡釋。
熊昌錕,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經濟體制改革研究室副主任、副研究員,主要從事中國經濟史、經濟體制改革與轉型研究。在《近代史研究》《中國經濟史研究》《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等刊物發表論文二十余篇。主持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青年項目以及國家社科基金中國歷史研究院重大歷史問題研究專項重大招標項目子課題各一項。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并就推動高質量發展作出戰略部署。貫徹黨的二十大報告關于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部署,必須推進經濟體制的全面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必要性
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是新時期全面深化改革包括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在內的重要動因。這既是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重大突破。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要求按照市場決定性作用來推進改革,從而完善現代市場經濟。實現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的路徑在于政府職能轉變,即通過簡政放權和高效有為來服務市場。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全面深化改革的方針和目標,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主軸,建設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努力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充分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以此帶動其他領域的改革,構建科學的制度體系,持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結合國際、國內環境的變化,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對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頂層設計,要求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黨的十九大又提出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經濟體制改革必須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實現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更好結合,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完善宏觀經濟治理,建立現代財稅金融體制,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加快轉變政府職能。
分層次推進經濟體制改革
從具體的領域來看,一是所有制改革。所有制改革涉及國有經濟布局優化與結構調整、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非公有制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等內容。要通過深化分類改革,針對不同的企業類型,進行分類治理;同時堅持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和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協同推進。國有經濟戰略性調整和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都涉及到國有企業產權變化,具有天然的協同性,協同推進有利于降低改革成本、提高改革效率。
二是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機制。產權制度包括農村土地、集體資產等領域,深化農村土地產權改革,需要堅持農村集體所有制和基本經營制度,充分兼顧公平與效率問題,做到政府與市場有效結合。在要素市場配置體制機制改革問題上,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提出了市場決定、有序流動,健全制度、創新監管,問題導向、分類施策,穩中求進、循序漸進的基本原則。實際上,實現要素市場化配置的關鍵在于整體有效的市場,因此需要建立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形成統一的開放市場,降低交易成本。
三是宏觀經濟治理體制改革。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新時代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意見》提出,構建和完善我國宏觀經濟治理體制,包括構建有效協調的宏觀調控新機制;加快建立現代財稅制度;強化貨幣政策、宏觀審慎政策和金融監管協調;全面完善科技創新制度和組織體系等等。
四是對外開放領域。需要在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基礎上,將中國的外貿和開放由“數量驅動型”升級為“質量引領型”,同時著力構建雙邊或多邊貿易區,強化國內國際雙循環的聯動效應,通過高水平開放促進深層次市場化改革。
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
全面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經濟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核心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市場決定資源配置是市場經濟的一般規律,市場經濟本質上就是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經濟。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
我國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堅持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積極履行政府的協調作用。換言之,政府要承擔市場做不了、無法做的事情,要用這只“看不見的手”維護宏觀經濟平穩,保障公平競爭,加強市場監管,保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正確方向。在改革方式上,必須堅持頂層設計與實際探索相結合,堅持試點先行與全面統籌推進相結合,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在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的過程中,需要對改革的過程、效果進行理論化的總結,以此深化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理論認識,不斷豐富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
推薦閱讀
【社科青年說·二十大精神筆談124】張嘉馨:堅持貫徹新時代黨解決臺灣問題總體方略
【社科青年說·二十大精神筆談123】王濤:堅持正確的問題導向,外國文學研究才能更好地借用他山之石
【社科青年說·二十大精神筆談122】何偉:健全城鄉統一的勞動力市場
【社科青年說·二十大精神筆談121】王濤:以中國式現代化引導國有企業深化改革
【社科青年說·二十大精神筆談120】黃承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根本遵循,推進更高水平的生態文明建設
【社科青年說·二十大精神筆談119】韓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展中國家共謀全球安全倡議的概念共識
【社科青年說·二十大精神筆談118】楊抗抗:走好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
【社科青年說·二十大精神筆談117】劉愛玲:踐行“三個務必” 奮進新征程
掃碼在手機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