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1990年,河南大學的葛黔君教授到偃師玄奘故里考察,發現玄奘故里一片荒蕪,只有一座破廟和趙樸初先生題寫的玄奘故里舊碑。偃師縣縣長告訴她,當地政府和人民已開始關注修復玄奘故里,但沒有力量做。1991年夏,葛教授到北京找我,說到玄奘故里的現狀。我們商量,邀請一些專家發聲,闡述玄奘大師的歷史貢獻和修復玄奘故里的重要意義。于是,我撰寫了《開展玄奘研究,修復玄奘故里的倡議書》。我把倡議書分別寄給了幾位學術大家征求意見,收到的第一封回信,就是季羨林先生的。季先生是研究玄奘的大家,他在信中寫道:
倡議開展玄奘研究,修復玄奘故里是一件大好事,我完全贊成,愿意在倡議書上簽名。
字不多,觀點卻十分鮮明。我看了很激動,想把這件事做好的信心也增強了。最終,在這份倡議書上簽名的共有11位專家,分別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巫白慧、黃心川、劉培育研究員,北京大學的季羨林、樓宇烈教授,中國人民大學的石峻教授,上海哲學社會科學學會聯合會名譽主席羅竹風先生,敦煌藝術研究院院長段文杰先生,中國佛教協會副會長李榮熙先生,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的孫寶綱譯審,河南大學的葛黔君教授。
■季羨林先生題詞 作者/供圖
倡議書公開后,受到社會廣泛關注。文匯報、新文化報、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國際廣播電臺等媒體先后作了報道。洛陽市偃師縣縣長汪永春來信說,專家們的倡議極大激發了人民群眾修復玄奘故里的熱情,當地干部群眾自覺集資300多萬元,17戶陳氏后代不講條件,主動搬遷騰地,兩千余名群眾參加義務勞動,干得熱火朝天。地方政府全力支持專家的倡議,努力做好后勤工作。時任河南省省長李長春針對倡議作了批示,要求洛陽市委書記、市長“重視專家的倡議,認真修復玄奘故里,并使洛陽(偃師)成為玄奘國際研究中心,請專家們擔任顧問”。
1991年12月和1992年7月,中國社會科學院先后召開了落實倡議的座談會和玄奘研究中心成立大會。中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擔任玄奘研究中心名譽主任,中國社會科學院亞太研究所所長、中國南亞文化研究中心黃心川研究員擔任主任,劉培育、孫寶剛、葛黔君擔任副主任。張岱年、石峻、段文杰、樓宇烈等60多位專家擔任高級研究員,季羨林、任繼愈、巫白慧成為玄奘研究中心的顧問。
玄奘研究中心成立后,積極開展工作,先后在偃師、西安、銅川、成都、瓜州召開過五屆大型玄奘國際學術研討會和多次玄奘專題會議,出版了多種玄奘研究著作和《玄奘研究》???,建立了玄奘網站,成功組織了多次重走玄奘路的活動。季羨林先生多次參加玄奘研究中心的學術活動,闡述玄奘的歷史貢獻和玄奘精神的現實意義。1993年12月21日,季先生特別為玄奘研究題詞(如圖)。
二
2006年是中印友好年。為增進中印兩國人民的友誼,推動我國因明研究的發展,經協商擬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燕山大學、杭州佛學院等共同發起,當年6月在中國召開國際因明學術研討會。會前,我給季羨林先生寫信,向他匯報會議的籌備情況,并征求他對開好這次國際會議和推動我國因明研究的意見。當時,季先生身體不好,正在住院。我的信是委托北京大學校務辦公室代轉的。6月12日,我收到了季先生的回信:
培育先生:
大扎奉悉。
我對因明學幾乎等于無知,不敢妄發議論。但是,我感到你們開會推動因明學研究,是很有意義的。祝你們召開的國際因明學術研討會圓滿成功!
請你順便查一查《胡適文集》,我依稀記得胡適有關于中國邏輯的文章,他的博士論文好像就與此有關。
我在高中學過論理學,到大學后又聽了一年金岳霖先生講邏輯,僅有一點知識,到了現在也都交還老師了。
祝
康吉!
季羨林(印章)
06.6.11
季先生收到我的來信后,還囑咐秘書李玉潔女士多次給我打電話,有一天就打了三次。李秘書告訴我:季先生于6月9日下午收到我的信,獲悉要開國際因明學術研討會,非常激動!連連說:“怎么這么晚才把信轉到我這里,都晚了,他們已經離開北京了吧?”季先生說:“因明學是一個冷門學科,研究它既沒有名也沒有利,現在有人為此奔波,熱心推動這門學科的研究,很不容易?!庇终f:“這件事就應該哲學所來抓,別人抓名不正言不順。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燕山大學、杭州佛學院是做了一件善事?,F在有個良好的開端,今后要研究如何開展下去,困難肯定會有的,但一定要堅持下去?!奔鞠壬€說:“如果覺得我還有用,需要我做什么盡管說,我會盡力去做的。我真想飛到杭州去參加會議,可惜,我在住院,愛莫能助?!?/p>
從季先生的來信和秘書的電話中,我清晰地感覺到,他收到我信后的幾天里,心中一直在想著因明。
因明是印度古老學問“五明”之一。唐玄奘把新因明系統傳入中國以后,中國的高僧大德和學者在學習、傳播印度因明的同時,發展了因明,逐漸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漢傳因明和藏傳因明。中國成為因明的第二故鄉,中國因明是世界因明的高峰。后來,中國因明幾度衰落,至20世紀后半期,成為“絕學”。季先生對中國因明當時的現狀很是焦慮、著急,當他看到終于有人、有單位出面來搶救因明,推動因明的發展,十分興奮和激動。他為推動因明發展提出了重要的指導意見:一是要有權威的機構出面來抓;二是鼓勵學者們不為名利,拼全力搶救優秀的傳統文化;三是這項工作不容易,肯定會遇到很多困難,但一定要堅持下去。
首屆國際因明學術研討會于2006年6月15—16日在杭州召開。來自美國、法國、日本以及中國大陸、港臺地區的專家學者和高僧大德110多人到會。我在開幕式作主題發言時,報告了季羨林先生對大會的祝賀和幾點意見,引起了中外學者的強烈反響。這次研討會開得很成功,集中討論了搶救和發展因明的重要意義和具體措施,交流了國內外因明研究的新成果,成立了中國邏輯學會因明專業委員會(籌)。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中國邏輯學會、中國玄奘研究中心、中國藏學研究中心等單位和學術組織的參與主辦,使這次學術會議極具權威性和影響力。會上成立的中國邏輯學會因明專業委員會(籌),也很快得到了國家主管部門的批準。
因明專業委員會每年主持召開一次全國因明研究學術討論會,會后出版一輯《因明》年刊,為因明學術交流提供了良好平臺。因明專委會還多次舉辦因明培訓班,幫助廣大因明愛好者學習因明知識,提高因明研究水平,從而也擴大了因明研究的隊伍。
這些年來,我國的因明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一批因明方向的博士生逐漸成長為因明研究的主力軍,一批因明課題在國家社科規劃辦成功立項,一批因明研究的重要成果相繼問世。我個人在季先生的影響下,對推動因明發展一直不敢懈怠,退休后繼續工作。2008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推出一批需要搶救的學科,其中就有因明學科,并委任我做負責人。五年里,我培養了兩名博士,指導了一名博士后和一名訪問學者。2012年,國家社科規劃辦推出絕學重大招標項目“百年中國因明研究”,我作為首席專家,帶領一批優秀的藏傳因明和漢傳因明年輕學者,經過八年的努力,以優秀等級完成結項。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
掃碼在手機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