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是人類最基本最值得激情謳歌的實踐活動。但在很長的歷史時期內,勞動都被看作是低級的維持生命存在的謀生活動,處于被輕視、被漠視的地位。西方先哲亞里士多德將人類活動分為理論思考、政治活動和勞動實踐三種類型,認為勞動等創制活動是奴隸從事的最低等的活動,高貴的人應該從事理論“沉思”或政治活動。亞里士多德對勞動地位的貶低對西方影響頗深,以至于當代哲學家阿倫特仍然堅持勞動只具有工具性,不具有目的性。在中國,勞動也與“下里巴人”緊密相連,有著“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唯心史觀結論。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一個重大理論貢獻,就是在人類思想史上首次實現了對勞動和勞動者偉大作用的革命性認識,為新時代弘揚偉大勞動精神,推動全社會崇尚勞動、熱愛勞動、辛勤勞動和誠實勞動奠定了堅實的唯物史觀的根基。
勞動是整個人類生活的第一個基本條件
唯物史觀首先在存在論上確定了勞動的根基性和前提性價值,認為勞動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是理解整個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的根本鎖鑰。人是社會的主體,現實社會和歷史存在的前提是必須有現實的、活生生的個體的人的存在,而“現實的個人”的存在一刻也不能離開物質生產勞動?!耙粋€很明顯的而以前完全被人忽略的事實,即人們首先必須吃、喝、住、穿,就是說首先必須勞動,然后才能爭取統治,從事政治、宗教和哲學等等?!币蚨?,勞動是全部人類歷史的第一前提和第一個歷史性活動。勞動將人從純粹的自然性中解放出來,在物質生產活動中形成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在人與人的活動中形成一定的經濟關系、政治關系和社會關系,完成社會構建和國家建構,延伸至人類社會的方方面面,最終就構成了整個人類世界,形成整個人類社會發展史。人類歷史是由現實的人的勞動所創生的。勞動創造了人類社會,創造了人類歷史,也創造了人自身。
勞動是人類特有的對象性活動
唯物史觀在本質論上肯定了勞動的屬人性,強調勞動是個體價值的呈現方式。勞動精神本質上是對勞動屬人性的充分肯定。對象性存在是“現實的個人”的存在方式,沒有對象性的活動客體,也就沒有作為活動主體的人?!罢窃诟脑鞂ο笫澜绲倪^程中,人才真正地證明自己是類存在物?!币簿褪钦f,“現實的個人”只有通過勞動這種對象性活動才能獲得生存發展資料并展現自身,確證自己的類本質,彰顯自己的主體性存在。勞動是最主要的感性對象化活動,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恩格斯強調“勞動創造了人本身”。對于人自身來說,人通過勞動展現出自己的本質力量,勞動是個體價值最主要的呈現方式。也就是說,勞動不僅僅是獲取謀生資料的活動,更具有人類和社會發展的存在論價值,是人改變自身、改造社會和創造世界的偉大實踐活動。因而,勞動絕非新教倫理中服侍上帝的低微的意識形態語詞,而是整個人類歷史的根基所在。勞動者也絕非某種低劣人群的精神外化工具,而是人類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的創造者。重視勞動和尊重勞動者,是對人在勞動中獲得人的屬人本性確證自身存在價值的充分肯定。勞動精神作為勞動者在勞動實踐中所展現的精神風貌,本質上是人類通過勞動確證自己的類本質和獲得自己的屬人性的精神追求,是人超越動物性存在、追求屬人性存在的精神特質的總和。
勞動是價值創造的源泉
唯物史觀在價值論上揭示了勞動是價值形成的唯一源泉,勞動精神是對勞動創造價值的充分肯定。勞動是人類獲得人類生活資料和生產資料的主要途徑,是物質資料生產方式變革的決定性因素。但在資本家的眼中,勞動是生產資料的構成部分,勞動價值僅是商品價值的一部分,資本家購買了勞動就可以獲得任何勞動所得的收益和利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把勞動變成資本控制的對象,通過掠奪工人階級的勞動產品和物質財富,剝奪了勞動者的勞動自由和社會權利。庸俗經濟學還通過“經濟學所知道的唯一的價值就是商品的價值”的認識來貶低和抹殺勞動價值。馬克思從勞動的二重性決定商品的二因素中發現了資本家的秘密,這就是毫無人性地剝奪工人階級所創造的剩余價值來發財致富;發現了“勞動的量”決定商品的價值量,從而揭示了價值的秘密,即勞動是價值創造的源泉。當然,對于生產性勞動和非生產性勞動,馬克思更強調物質生產領域的活勞動創造價值。今天,勞動的形式和樣態發生了巨大變化,但勞動是價值創造源泉的光輝論斷,為新時代弘揚勞動精神,發揮勞動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哲學根基。
勞動解放是對資本邏輯的徹底超越
唯物史觀從實踐論和目的論上指明了自由勞動實現的路徑,認為勞動解放歸根結底是要超越資本邏輯,使勞動真正占據社會發展主導地位,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資本與勞動的矛盾是現代生產方式一對基本矛盾。在雇傭勞動制度下,勞動成為一種強制性和被迫性勞動,異化為對人的勞動自主性的剝奪。勞動者的主體地位在經濟上受到無情的剝奪,在政治上受到嚴重威脅。為了使勞動從資本的束縛下解放出來,馬克思賦予了作為勞動“人格化”的無產階級神圣使命:通過革命消滅資產階級,建立公有制,最終把人從資本主導的一切政治經濟文化領域中解放出來,從不平等的階級關系中解脫出來,真正實現勞動解放,實現人的自由而全面的發展。馬克思認為,共產主義社會將實現社會勞動回歸,勞動異化也會被徹底揚棄?!皠趧右呀洸粌H僅是謀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倍鞲袼挂矎娬{,那時“生產勞動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因此,生產勞動就從一種負擔變成一種快樂?!睋P棄資本邏輯對勞動的占有是勞動解放的核心主題,也是自由勞動精神彰顯的前提。新時代弘揚勞動精神就是要堅信“兩個必然”邏輯,堅定“四個自信”,通過解放勞動和解放勞動者,采取有效措施徹底揚棄和超越資本邏輯,從而在促進勞動解放過程中實現人對于自身本質的真正占有。
【本文系2021年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研究專項一般項目“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社會調查實踐教學模式研究”(21SK1156002)階段性成果】
(作者系西安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教授)
掃碼在手機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