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對于中國和世界都將是充滿希望和挑戰的一年!
從中國發展看,我們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開啟了面向第二個百年發展目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新征程,對此我們充滿信心和期盼。
從全球態勢看,2023年將是全球治理格局演變的關鍵一年:就人與自然關系而言,后疫情時代的各種特征將會在各個地區各個國家各個方面以各種方式鮮明顯現,展示出自然對人類生存發展的復雜影響和嚴峻挑戰;就地緣政治而言,俄烏沖突持續升級對世界的影響會更加持久和鮮明,在更大范圍內和更大程度上造成國際社會的分裂與沖突;就國家間關系而言,美國不會放松對于中國作為其所設定的“最大戰略競爭對手”的全面封堵和打壓,不時引爆一些沖突點,硬將中國拉到世界舞臺中央,迫使中國作為大國而發生作用,等等。諸多因素表明,世界范圍內的動蕩變革和失序狀態將加劇加速,不確定性和風險快速升高。
世界的動蕩與變革,直接看來是自然社會經濟政治軍事力量對比的變化造成的格局性變化,從根本上看是價值觀的博弈,是不同的思想體系、價值觀念、制度體系和文化傳統的系統性碰撞與戰略性博弈。為此,應對挑戰,對于中國來說,最重要的是統籌百年變局和世紀疫情,做大做強自我,增強戰略定力,而最核心的是要強化中國價值觀,并使之在世界價值之林中站立起來,形成世界性影響。
中國價值觀是一個多樣多層次的復雜體系,居于核心地位的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包含中國化時代化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全過程人民民主、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等,標示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自信等,蘊含著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價值要素,彰顯著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開放探索創新的時代精神,體現著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精神氣質,彰顯著勤勞勇敢、艱苦樸素、誠信友善、愛崗敬業等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
中國價值觀,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為歷史前提,以人性和人類文明進步為基礎,構成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核心價值,中華文明新形態的精神氣質。中國價值觀既有中華民族的特殊價值,也是屬于人類現代文明發展的共同價值,從而可以確保中國社會發展始終行進在人類文明大道上,保持與世界其他國家交往的必要前提和合作基礎,也可以成為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積極力量。
在國際交往中,中國價值觀轉化為全人類共同價值,這就是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從全球治理的角度看,中國價值觀和中國人民倡導的全人類共同價值與《聯合國憲章》和核心價值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這就是“維護國際和平及安全”“制止侵略行為”“發展國際間以尊重各國人民平等權利自決原則為基礎的友好關系”和“促成國際合作”;聯合國及其成員國應遵循各國主權平等、各國以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在國際關系中不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脅以及聯合國不得干涉各國內政等原則。
彰顯中國價值觀,在實踐中表現為尊重和維護聯合國權威、地位和作用,彰顯國際公平和正義,繼續推進世界現代化和全球化,旗幟鮮明地反對各種形式的單邊主義、霸權主義、恐怖主義、極端主義,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積極推行共商共建共享的“一帶一路”倡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總書記代表中國向全世界發出“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安全倡議”,體現了中國價值觀的核心,也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世界人民謀大同、為人類文明謀進步。中國價值觀,展現了中國共產黨的國家責任,也彰顯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天下情懷。
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站在了新的時代制高點,我們對于通過百年奮斗形成的中國價值觀充滿了信心。我們希望中國價值觀不僅能夠指引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也能夠為促使人類文明進步作出更大貢獻。
【本文系歐陽康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大數據驅動地方治理現代化綜合研究”(19ZDA113)的研究成果之一】
掃碼在手機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