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局2022:趨勢與展望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授權發布
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疊加全球疫情,進入動蕩變革期。在新的十字路口,“世界怎么了、我們怎么辦”亟需新解答。
展望2022年,世界格局、大國博弈、全球經濟、傳統安全、政治思潮、技術進步、人口結構、關鍵初級產品、國際貨幣體系和全球治理等方面的演進趨勢值得關注。(閱讀原文)
秦亞青:努力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2022年是關鍵的一年,全球性挑戰依然嚴峻,疫情仍在肆虐,湯加火山爆發再次顯現了自然災害對人類的威脅。國際合作是有效應對全球性挑戰不可或缺的平臺,只有將全球治理打造成為國際合作的可靠平臺,國際社會才能走向穩定,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才能順利前行。 (閱讀原文)
王存剛: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推動全球發展繁榮
近年來大力倡導并真正踐行真正多邊主義的中國,將在新的一年里繼續堅決維護聯合國權威和國際秩序穩定,堅決反對各種分裂世界的行為,繼續在國際、地區、雙邊各個層面發聲,徹底剝去形形色色的偽多邊主義畫皮,真實反映各國人民的共同心聲。中國還將堅持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繼續闡釋衡量民主的終極標準,倡導正確的民主觀,守護真正的民主精神。 (閱讀原文)
信強:推動中美關系早日重回正軌
歷經多年的發展,中美早已結為事實上的利益共同體。中美合則兩利,斗則俱傷。尤其是當前在抗擊疫情、重啟經濟、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面前,中美團結合作無疑是最佳選擇。只要中美雙方都能夠充分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不沖突、不對抗的共識,秉持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原則,管控分歧,攜手合作,就能盡快為中美戰略競爭校準航向,為中美關系穩定發展奠定基礎,推動雙邊關系早日重回正軌。 (閱讀原文)
吳莼思:尋找新的中美相處之道
經過2021年的艱難探索,人們對2022年的中美關系的期待將建立在更加現實的基礎上。中美關系在當前乃至未來一段時間內都面臨較大壓力,但是也并非完全沒有正向發展的有利因素。中美有識之士還是要共同努力,維護和發展好這一對兩國、對地區以及對世界都非常重要的雙邊關系。 (閱讀原文)
馮紹雷:中俄關系是全球轉型的重要基石
中俄之所以能夠從容應對當前危機發展,不僅在于外部局勢推動下,兩國已經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合作規模與水平,同時也因為中俄雙方都對兩國合作有著高度的自覺意識,中俄關系具有強勁的內生動力。 (閱讀原文)
崔洪建:歐洲“自主”建設已至關鍵時刻
在新冠肺炎疫情反復持續和地緣博弈加劇的雙重陰霾下,歐洲在2021年經歷了從充滿期待到疫情反復再到地緣博弈失意的曲折進程。內外矛盾將倒逼歐洲在2022年迎來能否堅持“戰略自主”、駕馭政局變化以及化解地緣沖突的關鍵時刻。 (閱讀原文)
徐世澄:拉美形勢和中拉關系展望
民生經濟、數字經濟,新的基建、公共衛生領域成為中拉關系合作的新亮點,“一帶一路”與拉美國家各自的發展戰略對接,深化中拉雙方在經貿、文教、科技、衛生、旅游、體育等方面的合作,筑牢中拉合作的民意基礎。 (閱讀原文)
劉鴻武:在百年變局中開創中非合作新局面
2022年是落實中非合作論壇塞內加爾會議各項戰略舉措與行動計劃的開局之年,也是面向新時代建構更加緊密的中非命運共同體的關鍵之年,中非合作需要在百年變局中努力開新局,謀新篇,在共抗疫情、共謀發展、共迎全球性挑戰中推動中非合作關系躍上歷史新高度。 (閱讀原文)
劉中民:緩和與發展的中東地區形勢
“阿拉伯之春”以來,中東面臨著地區國家轉型困難、域內外大國博弈復雜、熱點問題層出不窮等一系列疊加的危機,導致中東地區格局和地區秩序雜亂無章。但在2021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多數國家危機疊加、“阿拉伯之春”以來轉型發展困境加深、美國加速從中東地區進行戰略收縮等因素的影響,中東地區形勢出現了地區國際關系緩和、國家自主發展增強等積極但又脆弱的變化。因此,從地區大國關系、國家發展兩個主要層面來看,關系緩和、自主發展將繼續成為2022年中東地區的發展趨勢。 (閱讀原文)
王?。?022年中東地區發展形勢展望
中東作為全球地緣政治和經濟的重要區域,受大國政治、疫情沖擊、油價暴跌等影響顯著。展望2022年中東地區的發展,地區大國之間的關系還會繼續調整;大國將根據自己的政策優先項目,結合中東局勢的變化開展對中東的外交;2022年疫情防控隨著技術能力的提升和預防的日趨規范,應該會取得更具實質性的效果,并推動中東地區經濟持續增長。 (閱讀原文)
(聲明:本網邀請專家學者進行相關領域學術理論研討,為專家學者個人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掃碼在手機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