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的中國與世界】2023:“風高浪急”現實的哲學追問

2022-12-27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馬克思畢生的使命和精力,就是探究資本主義社會發展的“現實邏輯”與資本占有勞動并控制社會的“資本邏輯”,為我們用哲學眼光觀察、剖析當代中國發展的現實境遇提供了典型樣本和哲學典范??傮w講,2022,是人類面對“百年變局”和“世界動蕩”;2023,是人類面臨“變革重構”和“驚濤駭浪”。就新時代中國而言,2023,是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現實道路上,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重大考驗的一年,當然也是在中國共產黨堅強領導下,緊緊依靠人民發揚斗爭精神,從而在挑戰中抓機遇、在風險中尋先機的一年。這一年,從哲學上看,有效應對“風高浪急”現實之重大考驗,關鍵是要正確處理好“客觀事實與主觀解釋”、“宏觀與微觀”、“綱領與行動”、“話語表達與人民感受”、“文化與文明”的辯證關系,做正確的事情,避免犯重復性的錯誤。

  正確處理“客觀事實與主觀解釋”的關系。“客觀事實”是“自在之物”,是“客觀實在”,是“本來面目”,“主觀解釋”是“為我之物”,是“主觀評判”,是“事實呈現”。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是堅持實事求是,從客觀實際出發,追求真理,力求達到對事物本來面目的認識。這是人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立足點。我們過去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實事求是。今天,我們要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繼續推向前進,還是要靠實事求是。面對“客觀事實”這一客體,人是認識這一“客觀事實”的主體。作為認識主體,自然對“客觀事實”有一個主觀解釋或價值評判。主觀解釋或價值評判,既有一個“評判標準”問題,也有一個“話語權”問題。做正確的事情,就要把“主觀解釋”或“價值評判”建立在“客觀事實”基礎之上,而不是罔顧事實,任不是任由主觀憑其“話語權”,完全出于“為我”,而給出一個缺乏公平正義的“標準”。這樣做,會把事情做糟,也會把人類帶入歧途。如在“人權”“價值觀”等問題上,美西方就是這么做的,給世界帶來無盡的災難。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我們應尊重客觀事實,作出科學判斷,把事情做好。

  正確對待“宏觀與微觀”的關系。“宏觀”關乎其大、其遠、其寬、其高,關乎國家戰略和發展全局;與其相對應的“微觀”,則關乎其小、其近、其窄、其低,關乎百姓日常生活世界和個體存在發展。宏觀需要通過微觀具體體現和落實,微觀需要宏觀指導和規范。全面且辯證地看問題、想事情、做工作,既要注重宏觀把握,也要注重微觀細節。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前進道路上,我們既要堅持系統觀念,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性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提供科學思想方法,也要提倡微觀思維,真正深入細致地關切百姓日常生活世界,精準掌握多數個體的急難愁盼問題。有些領導干部在工作中往往宏觀有余而微觀不足,致使一些平民老百姓以及個體人的“衣食住行”等民生問題得不到真正切實的精準解決。這,是2023年我們所期待的改進之處。

  正確看待“綱領與行動”的關系。“綱領”是目標和方向,是路線方案政策,是大政方針,“行動”是實現“綱領”的具體實際行動。綱領管目標、管方向、管路線、管方案、管方針政策,是行動的前提,沒有正確綱領,就沒有正確行動。然而,正像馬克思指出的:“一步實際行動比一打綱領更重要”,也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綱領很重要,綱領制定出來之后,實現綱領的每一步實際行動更重要,它關乎好的綱領的具體實現。如今,切實具體的實際行動是一種“稀缺資源”。在工作中,一些人喊出許多震撼世界的詞句,在行動上卻是最大保守分子,缺乏具體實際行動,致使很好的綱領架在空中,難以落細落小落地落實。2023,我們期望是一個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制定的綱領“行動年”,踏石有印、抓鐵有痕,逢山開路、遇河架橋,釘釘子,真正能把黨的二十大所確定的“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部署一步步落到實處,避免一些人口號滿天飛不見行動響、說得多做得少、會議多落地少、只說不做、有想法沒辦法等現象。不然,就會損害黨和政府形象,導致人民群眾的不滿。

  正確把握“話語表達與人民感受”的關系。這里的“話語表達”,主要講的是人們在“文中”“嘴上”所說的事實,;“人民感受”,指的是人民群眾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對“事實”及其實效的真真切切的具體實在感受。我們應深入理解和領會習近平總書記所講的“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這里的“感受到”,表達的是切切實實的實際效果和評價標準。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這里的“口碑”,就是人民群眾的“切實感受”或“感受到”的表達。如果人民群眾能切實“感受到”具體的行動措施及其實際效果,就表明我們的領導干部是在扎扎實實地推進工作、解決問題,必然會贏得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如果人民群眾沒有切身“感受到”具體的行動措施及其實際效果,就表明一些黨員干部還缺乏具體深入切實的“實際行動”。當今,在一些人身上,在工作中,口號喊得多,實際行動措施少,人民群眾沒有從自己的“切身感受”中“感受到”他們的切實努力和具體行動。2023,我們真切期待貫徹“民本邏輯”,堅持人民至上,關切人民呼聲,關懷他者,有更多的“讓人民群眾感受到”!

  正確理解“文化與文明”的辯證關系。2022,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拔幕焙汀拔拿鳌笔?022年哲學界、理論界關注的熱詞。2023,我們將繼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使人類文明新形態走向世界。正確理解文化和文明的關系,對深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人類文明新形態研究,對中華文化和文明的傳播發展,有重要意義。文化,相對于未經人的活動外化的原始“自然”,側重于人和物的關系框架中的“人化”事物,也相對注重“做事”“理性”“知識”“技藝”框架中的“外化于物”和“人化為物”,它也有“化人”之義,但其“化人”有積極和消極兩個方面,積極方面是通過轉化和提升為文明而化人,人們所講的文化知識、科學技術、社會財富等本質上都首要屬于文化范疇。文明,則相對于未經開化的“野蠻”“丑惡”(傳統上,文明的對立面是野蠻),側重于人和人的關系框架中的“化人”,即是人成其為人的積極成果,它相對注重“做人”“德行”“善治”框架中的“內化成人”“化人為善”“德行天下”的進步過程(在未開化的野蠻時代,支配人們關系的,唯有道德),即是一種人類“開化”性的自我確證、自我約束、自我完善、自我進步,它也有“人化”因素,但它是人化中因人性進步而具有的“利他”發展進步的積極成果,人們所講的利他發展進步的倫理道德、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等本質上都首要屬于文明范疇。當然,這種文明并不是某些掌握話語權的人、國家和民族的主觀臆想評判。這里,文化不完全等于文明,文明也不完全等于文化,文化中蘊含文明但不都是文明,文明中有文化但不是所有的文化,即文明是文化之善,是文化成果中有益于人性進步且化人為“善”的進步方面;文明高于文化,因為西方文化在一定意義上會異化為野蠻,而文明特指化人為善、利他進步的事實,有助開辟未來世界光明的前景。

 

  (作者系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一級教授、中央黨校專家工作室領銜專家)

轉載請注明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責編:畢雁)

掃碼在手機上查看

国产 精品 自在 线免费_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_五月天天爽天天狠久久久综合_888亚洲欧美国产va在线播放
文登市| 吐鲁番市| 许昌市| 广昌县| 胶南市| 揭阳市| 古丈县| 唐山市| 江城| 灵丘县| 班戈县| 盐城市| 辰溪县| 泰顺县| 南郑县| 佛坪县| 罗源县| 龙口市| 黎川县| 阜阳市| 安陆市| 长丰县| 大丰市| 潞西市| 琼结县| 利川市| 秦皇岛市| 巢湖市| 岳普湖县| 泰来县| 体育| 汝阳县| 襄樊市| 康乐县| 呼图壁县| 双牌县| 长治市| 什邡市| 平武县| 伊金霍洛旗| 巴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