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網訊(記者 李超)4月18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博覽會暨“考古中國·長江中游文明進程”專題展在湖北省博物館開展?!翱脊胖袊笔菄椅奈锞种鲗У闹卮笱芯宽椖?,本展覽也是湖北省博物館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之一。
2023年4月20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博覽會暨“考古中國·長江中游文明進程”專題展在湖北省博物館舉行
作為“新時代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發展高峰論壇”的配套活動,此次展覽以“惟見長江天際流—考古中國?長江中游文明進程研究成果展”為主題。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廳(湖北省文物局)、湖南省文物局、河南省文物局、安徽省文物局、江西省文物局主辦,湖北省博物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承辦,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武漢大學長江文明考古研究院、盤龍城遺址博物院、荊州博物館、隨州市博物館、天門市博物館、城陽城遺址博物館、云夢縣博物館等文博考古機構協辦。
2023年4月20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博覽會暨“考古中國·長江中游文明進程”專題展在湖北省博物館舉行
2023年4月20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博覽會暨“考古中國·長江中游文明進程”專題展在湖北省博物館舉行
2023年4月20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博覽會暨“考古中國·長江中游文明進程”專題展在湖北省博物館舉行
2023年4月20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博覽會暨“考古中國·長江中游文明進程”專題展在湖北省博物館舉行
展覽分為“九江甚中”、“江漢朝宗”和“萬流東匯”三個部分。匯集了2020年以來鄂、湘、皖、贛、豫五省考古新成果,聚焦公元前3700年至前221年的長江中游地區,從新石器時代的文明曙光,到中原夏商文化對本地文明的催生、周王朝對南土的經營、楚對南方的開發、直至秦統一這一重要的歷史進程。共展出文物180余件(組),包括陶器、玉器、青銅器、漆器等,其中河南南陽黃山遺址、湖北隨州棗樹林曾國墓地等不少出土文物均為首次展出。
2023年4月20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博覽會暨“考古中國·長江中游文明進程”專題展在湖北省博物館舉行
2023年4月20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博覽會暨“考古中國·長江中游文明進程”專題展在湖北省博物館舉行
2023年4月20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博覽會暨“考古中國·長江中游文明進程”專題展在湖北省博物館舉行
展覽充分反映了長江中游地區文明進程研究的重要成果,體現了新時期考古工作中考古探索、文獻研究與自然科學技術手段的有機結合,通過綜合把握物質、精神和社會關系形態等因素,逐步還原文明從涓涓溪流到江河匯流的發展歷程。研究成果展比較全面地展示了長江中游文明進程研究對于深化中華文明研究,推進中華文明探源工程,闡釋中華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華民族共同體發展路向和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演進格局的重要意義。
展覽將持續至8月10日。
掃碼在手機上查看